|
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Direct channel MHD propulsion |
磁流體推進器的基本原理是被推動的流體受到方向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作用時,受到洛倫茲力作用,流體對推進器產(chǎn)生反作用力,當然被推動的流體必須是導電的。
由于流體必須是導電的,在自然界只有海水是導電的,但海水的導電率不高,要得到較大的推動力,不但需要大電流,還需要強大的磁場。根據(jù)一些理論計算,所需磁通密度要高于5T(特斯拉)才有實際應用價值,普通電磁鐵在1.5T左右就會飽和,只有采用超導磁體才可能產(chǎn)生強大的磁場。
超導磁體就是一個超導線圈,超導線圈沒有鐵芯,就是一空心線圈,但導線必須是超導體。理想的超導體電阻為0,線圈可以流通超大的電流,產(chǎn)生超強磁場,而且超導線圈內(nèi)的電流建立后,短路線圈端頭,切斷電源,線圈內(nèi)仍然保留著電流,理論上該電流將無限制的循環(huán)下去,所產(chǎn)生的磁場也是永恒的。
本課件介紹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其原理結(jié)構(gòu)類似于傳導式電磁泵,只不過這里驅(qū)動的是海水。 |
直管馬鞍型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圖1是直管馬鞍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基本部件,海水的通道是一根直管,由上下兩個馬鞍形線圈在管道內(nèi)建立超強磁場。 |

圖1--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導管與超導線圈 |
在管道兩側(cè)面壁有電極板,電極板通過母線連接外電源,見圖2。 |

圖2--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基本結(jié)構(gòu) |
圖3是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中部的垂直截面圖,在該圖中顯示了線圈磁場與電極的方位布局。 |

圖3--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磁場走向圖 |
由于超導線圈必須工作在接近絕對零度(0K),線圈通過浸泡在液氮等液體中來得到超低溫,在超導線圈外圍包著外罩,外罩密封并要有一定的強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隔熱能力,同樣海水導管也要有很好的隔熱能力,在外罩與導管之間抽真空,充液氮保證超低溫。在外罩中還有一層磁屏蔽層,減少磁場的外泄。
后面將用一個動畫來演示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工作狀態(tài),圖4是一張動畫的截圖,圖中馬鞍形線圈以半透明顯示,顯出其中電流的箭頭,兩極板間運動的黃色小球代表海水中的電流,管道內(nèi)藍色箭頭代表流動的海水。 |

圖4-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動畫截圖 |
下面是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動畫。 |
|
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動畫 |
 |
最早的磁流體推進裝置是由美國科技人員在1961年提出并研究,制造多種模型進行了各種試驗。較正式的船只是日本在1991年秋建成的“大和1號”試驗船,下面收集了網(wǎng)絡上的相關照片,對其進行簡單說明。圖5是該船使用的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外觀,左面是海水進口,右面是海水的出口。 |

圖5--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外觀 |
圖6是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前端,每一個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包含有6個直管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圖6--有6個直管的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圖7是“大和1號”試驗船的外觀圖,船配有2臺超導磁流體推進器,分裝在船的兩側(cè)下方。 |

圖7--“大和1號”試驗船的外觀圖 |
“大和1號”試驗船長約30米,總噸位280噸,推進器直管中磁通密度為4T,電流約2000A,由兩臺柴油發(fā)電機供電,航速8節(jié)。由于海水加熱,電解等引起能量損耗,大和1號的總效率較低,約4%。 |
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 |
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磁體線圈是跑道形狀的超導線圈,將數(shù)個超導線圈沿圓周環(huán)面均勻布置,在本模型中有6個線圈,圖8左是按圓周布置的6個跑道形超導線圈,圖8右是6個跑道形超導線圈的軸視圖。 |
 |
圖8--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線圈 |
6個線圈是安裝在艦艇體外圓周表面,見圖9,圖中截取了艦艇體的一段,在線圈構(gòu)成的圓環(huán)內(nèi)側(cè),也就是艦艇體表面安裝內(nèi)層電極板。在在線圈構(gòu)成的圓環(huán)外側(cè)是推進器的包容罩,包容罩是海水的通道,也是各種管線安裝的通道,在包容罩內(nèi)側(cè)表面安裝有外層電極板。超導線圈安裝在線圈罩內(nèi),線圈罩內(nèi)充液態(tài)氮,保證線圈處在超低溫狀態(tài),線圈罩也是固定推進器包容罩的支架。為顯示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圖中隱去了2個超導線圈罩,剖去了推進器包容罩一部分。 |

圖9--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結(jié)構(gòu) |
當超導線圈啟動運行超導電流后,在6個線圈產(chǎn)生環(huán)形磁場,見圖10。為看清磁力線、電流、水流的走向,圖中隱蔽了外電極的3塊電極板,圖中淺藍色環(huán)形線就是磁力線的走向;內(nèi)層電極板接電源正極,外層電極板接電源負極,用紅色箭頭線表示電流;在洛倫茲力作用下,海水流動,流動方向如綠色箭頭線所示,符合左手定律。 |

圖10-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水流走向 |
圖11是裝有直管環(huán)面超導磁流體推進器的潛艇示意圖,超導磁流體推進器推動海水向后流動,推動潛艇向前運動。 |

圖11--超導磁流體推進器潛艇 |
目前多國在進行磁流體推進器在船艦中的應用試驗,但還未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
結(jié)語 |
磁流體推進器有許多優(yōu)點:由于取消了螺旋槳或噴水推進等旋轉(zhuǎn)機械,大大降低了振動與噪聲,特別適用于潛艇推進;根據(jù)需要推進器可安裝在艦艇的任何位置;只需改變推進器內(nèi)電場方向即可改變推動方向,提高了艦船的靈活性。
但磁流體推進器的發(fā)展還面臨一些問題: 由于海水中導電離子是少數(shù),電阻較高,海水與通電電極發(fā)生電解反應產(chǎn)生氣泡和電極腐蝕,氣泡會增大海水電阻,特別是極板上的蒸汽層,大電流通過海水產(chǎn)生熱量很大,損失很大的能量。提高海水電導率可以有效降低電阻,從而提高效率,在海水中添加溶液增加海水電導率,例如加入硫酸,但會增加許多成本。
提高磁流體推進器的效率的主要辦法是提高磁場強度,例如“大和1號”試驗船若把磁通密度提高到8T,總效率可達30%,航速提可提高到16節(jié)。英國研究者認為要使磁流體推進器效率達到螺旋槳推進器效率,需要高達20~30T 的強磁場,因此,開發(fā)強磁磁體是一項關鍵技術。目前大家期望高溫超導技術迅速進步,解決強磁體的問題。 |
|